20160605 第五次維基街賣松

前次維基街賣松紀錄:

參與者

討論本次聚會目標

  1. 街頭報紙修訂
  2. 彩卷(街賣資料很少、很貧乏)
  3. 街友(自己的連結與網絡 e.g. 酷兒守護推動聯盟)
  4. 周國渝、上官:數位化「遊民問題之調查分析」
  5. 楊運生 傳記?(壹週刊報導、客家電視台)
  6. 張獻忠 傳記?(30雜誌)

講者許哲韡分享

各位好,大家都有稍微看一下這本嗎?這本比較舊,有一份2013鄭麗珍的調查研究。現在困境是,嚴格上來講台灣沒有真正的遊民的研究,沒有夠全面,可以好好的把研究做起來,所以很多東西都只留存在資深社工的腦袋中。其實可以爬梳一下遊民這件事情的歷史。遊民本來是警察管,好像是李登輝那個時候吧(1992、1993左右)把他從警政轉移到社政,這有一些歷史痕跡,像是在中和的那個收容所,看起來很像監獄,因為他原本就是監獄。過去的遊民就是抓到被關進來。

進到社會局的系統,他沒有立刻產生一個新系統,其實是慢慢的從每一個縣市的社會局,指定一個承辦人員,或是聘用一個約聘人員執行這個遊民的業務。一開始除了我剛剛講的中和收容所之外,也沒有其他的方案。一直到1997,台北有一個專職的遊民社工人員出來,他也是芒草心的創辦人。他是外展,街上詢問狀況後詢問市政府有什麼可以協助,但當時經費很少,只有兩百萬。就不斷的整併,從社福中心的轄區。整個整併過程中的人員逐漸增加,大概在萬華中心剩下五個人的規模,但方案的經費從1997-2002過程中不斷擴大,可以掌握所有台北市的遊民醫療,只要你在台北需要幫助,就可以拿到一張單子,形同付了掛號費,就可以拿去看病不用付錢,還有其他方面的服務。這是政府單位不斷摸索的過程。這些社工有些還在公部門,有些已經離開,而這些其實沒有很好的放在公開資料中。

我可以提供一些文本,淡大部分裡面沒有好好地公開。遊民的部分在公部門一直沒有很制度化,而在制度化的過程中,你要去看這些人就業上的生命史去拼湊出來,就我所知沒有一篇文獻來好好做過,所以很難就現有文獻來拼湊遊民的現況(巫:現有的文獻是如何?)現在的狀況就是像林萬億或鄭麗珍的研究,花幾個月做短期找研究生來,這些能夠呈現部分現象,但是這些只能拼湊出少量的生活具體樣貌。

同時私部門對遊民的服務,是從警政轉到社政才逐漸發展。最找是創世於1988年做這樣的服務(後來分出來人安),當時他們做了很多調查和變更,在各個縣市創了很多據點,他們叫做平安站,這是很早期的做。另外一個在萬華的教會叫做活水泉教會(宗教用語),開始做很多服務。當時沒有累積文獻,只有網路某個信眾幫他寫的(巫:活水泉好像不喜歡接受採訪)當時好像最早發起是個外國人。慢慢就多了一些宗教機構(基督教救世軍、昌盛基金會,基金會創辦人也是人安系統出來、燈塔教會、東南漂泊)(巫:都是基督教系統嗎?沒有佛道教系統?)佛道教的著力沒有那麼深,像新北有一些資源,但是沒有系統性的服務,像是萬華在地的公廟,節日時有食物的佈施。之後就一路這樣發展到2011吧,當代漂泊出現,這個跟世新社發所的系統有關,他們影響一些行動者,包含了叫做陳大衛做了遊民的工作坊。世新社發組了遊民的小組,算是間接催生了當代漂泊,也是間接催生了(略)。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叫做恩友教會,忘記是哪一年開始,但是應該是中後期。他們是作住宿跟供餐,目前已經發展到跟人安一樣大。

2011年左右,芒草心成立,他們是公部門的一群人,剛剛描述的都是台北的狀況。而到了2011年公部門發展到一個瓶頸,於是開始成立協會做社會倡議以及國際交流,把日韓東南亞跟臺灣經驗比較相近的引進做連結。而1997第一個遊民社工是最重要的,於是2011年開始直到2013年,終於開始做實質的社會服務,像是住宿、街遊、社會工作室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專案。而這其中一個重點是2013年鄭麗君的一個學生加入了芒草心,並開創了一些直接服務的新方案。過去都是供吃供住等基本需求,但後來看到復合性的問題,發掘只做這樣不行,應該要讓街友直接參與倡議,同時也可以得到工作的過程。

芒草心的成員從整個台北市開始發展到現在,中間看到國際、和國內各縣市的狀況,其他的系統可以服務(也就幾十個人)的經驗可以交流。芒草心看到的是很實在的,第一個:街友的問題每個人都不一樣,有多重的困境,很少只有一種困境,像是家裡的支持消失(跟家裡關係斷裂、中年失業;或是在工廠,向成衣廠等上班,很容易就失業)身心的疾病、其個人特質也有關、或是經濟狀況不好也容易流浪、或是精神疾病也有關,自願流浪幾乎是沒有。種種原因造成與社會連結脫鉤,才會流浪。

所以在這個狀況下,我們思考如何讓他們脫離這個困境。首先想到政府的補助,有沒有辦法補助食衣住行、甚至工作精神醫療等補助,但發覺很難撐起來,我們得額外幫他找房子、找工作。所以我們後來覺得不如直接讓他們有工作,生活可以完整一點。

這其中可以看到不論是政府、或就業市場無法單一的穩定他的生活。必須要讓更多人知道說,流浪其實沒有這麼特別,就算是一般的中產階級,如果你遇到多次的不順,可能會變成遊民這個樣子。如果把這些流浪的人往前拉二十年,可以看到這些人的社會分佈幾乎都廣散,但是二十年的現在都在這裏(流離失所的狀況),所以通常不是先天上的問題,就算是先天各種各樣的不方便,也不是就一定會流浪。所以整個街友社群來看,其實找不太到跟一般社會大眾不同的地方,頂多就是學歷稍微偏低、以及男性(佔九成),原因是女性的社會底層不在這邊,女性的通常是站壁的,性工作者在旁邊,一位坐在機車上的阿姨,他雖然不流浪,但生活不一定比流浪好過。

所以我們期望他們能夠與社會產生連結。有一種論述到為什麼要跟資本主義的市場綁在一起?其實我們看到的是如果跟社會沒有連結,很難維生,因此我們就站在跟政府拿補助、跟市場找機會、以及跟社會找連結,這三邊一直拉關係。我剛剛講的為什麼會這麼亂,因為這算是我們新的一種approach,適用各種方式來有機的適應,彈性的處理事情,每個人都不一樣,所以無法用單一的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。街友比較好的描述方式是一種生活狀態,homeless這個字芒草心會把它翻譯成「無家者」,在麥當勞打滾的、在雅房中兩個月繳不出房租、跟別人花一千元租個地板睡⋯⋯沒有穩定的家庭支持、沒有自我實現的機會,這些人都會被我們匡在這裡面。

我們只要一出手,這些住在我們地方就不是街友了。

過去的分析,都是關注「在街上的狀態」,跳一階以後就要靠自己,於是很多人上上下下,在這循環中不斷掙扎。我們於是要創造更多衍伸的系統來讓他上去。像是起家這個概念,如果他找到一個月五萬的水電師傅,那他就去、如果他能夠找到月薪三萬的大廈管理,那他就去。因為在起家的狀況並不穩定。

很多人也會覺得他們是自己造成的,但其實是因為他們在那個狀態下有很多是絕望,所以才會別人問到就說不想改變,當他的狀況好一點時,其實可以做到

_QA回饋_

上官良治:

...1980乞丐這概念被擴大,

因為連歐洲也開始出現許多無家可歸者。

這次提到了女性的無家者,

也許下次可以補充編寫這部分。...

花半小時到一小時讀資料,整理出一篇摘要。

研究中文條目「露宿者

問題:

  1. 「在台灣,「街友」乃是對遊民較為和善、有禮貌的稱呼方式。」其實是1988年的時候由創世開始,
  2. 露宿者大部分都是身心障礙者,不然就是工作賺取的薪水太微薄了[來源請求],會去舉牌子、發傳單,要找工作也不容易,所以在台灣也有一些團體在照顧露宿者。
  3. 遊民的緣起可能是清朝,需要問另外一個社工(政大民族所)
  4. 數量不周全,永遠只有政府可以提供的參考數據,且會持續變動。另外也許可以用逼近收入的方法,但這部分政府不可能會去做。
  5. 這本書中提到一萬五千人,但現在的數據是三千位,這中間的落差,可能是因為每個社福單位都各自為政,讓沒有統一的標準以及大筆的研究經費,來做有多少遊民的鑑定。

本次工作成果

編譯組:小豬、小逼、乙山、家輝、上官、哲韡

翻譯組:芝余、佑昀、崇翰、劭穎

相關研究資料

相關文獻

不該被看見,但該被治理的赤裸生命 

http://soc.thu.edu.tw/2006TSAconference/_notes/2006TSApaper/3-12.pdf

在巷仔口碰見遊民

https://twstreetcorner.org/2013/12/30/taipofen/

 遊民社會現象靠拆除車站座位解決? | 巷仔口社會學

 遊民社會現象靠拆除車站座位解決? | PNN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

能體會幾分街友漂泊:寫在流浪生活體驗營後 | 巷仔口社會學

芒草心協會 3 日街友流浪生活體驗 ── 一位台大老師的參加心得 - NPOst 公益交流站

愛心彩券真的有愛心嗎?

反歧視、討尊嚴 居無定所遊民赴市議會陳情

主要研究者

鄭麗珍

戴伯芬

黃克先

相關單位

人安基金會

活水泉

昌盛基金會

燈塔教會

新北志願者服務協會

當代漂泊

芒草心

恩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