茲卡病毒Zika Virus

一般民眾版:http://www.cdc.gov.tw/diseaseinfo.aspx?treeid=8d54c504e820735b&nowtreeid=dec84a2f0c6fac5b&tid=2560135C8787ACC9

專家版:http://www.cdc.gov.tw/professional/knowdisease.aspx?treeid=53fde358da8186dd&nowtreeid=53fde358da8186dd&id=B6454E90EB0C2618&did=744

茲卡病毒英语:Zika virus, ZIKV,又譯茲卡病毒),是黃病毒科中之黃病毒屬,經由斑蚊(尤其是埃及斑蚊)的傳播而使受蚊叮咬的人罹患茲卡病毒感染症(亦稱寨卡熱)[1]。該病毒最早在西元1947年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中的獼猴體內分離出來,因而得名。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,在中非東南亞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。過去只有少數人類病例的報導,直到西元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雅蒲島爆發群聚疫情,才對此疾病有較多的認識。

2015年起茲卡病毒疫情於中南美洲快速擴散,其中巴西甚至出現超過4,100例新生兒小頭畸形,懷疑與茲卡病毒相關,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政府都提出緊急因應措施[2]

目錄  [隱藏

小頭畸形與正常比例圖

茲卡病毒與登革熱黃熱病日本腦炎西尼羅河病毒有親屬關係。它會導致類似一個溫和的形式的登革熱的病情,由休息與症狀治療,目前還無法通過藥物或疫苗來預防。茲卡病毒經由母親傳染給孩子,在新生嬰兒之間茲卡發燒可能和小頭畸形有關連,還有在成人的感染而影響神經系統,包括吉蘭 - 巴雷綜合徵可能存在的聯繫。

在2016年1月,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(CDC)發布了受影響的國家名單,包括強化注意事項,建議孕婦考慮推遲旅行的旅行指南。其他國家的政府或健康部門很快發出類似的旅行警告,而哥倫比亞,多明尼加共和國,厄瓜多爾,薩爾瓦多,牙買加建議女性推遲懷孕,直到更多的人知道其中的風險。

跟隨著這個家庭的其他病毒,病毒茲卡有包膜呈二十面體,並且具有不分段,單股正鏈RNA基因組。這是與斯龐德溫尼病毒(Spondweni virus)密切相關的病毒,是斯龐德溫尼病毒病毒進化枝兩種病毒之一。

該病毒最早在1947年4月由黃熱病研究所的科學家從被放置在一個籠子中的獼猴分離出,地點在烏干達維多利亞湖附近的茲卡森林。隨後在1948年1月在同一地點,從非洲伊蚊第二分離出來。在1952年當猴子出現發燒症狀,研究人員從它的血清中分離出傳播病原體,這是第一次描述為茲卡病毒。在1968年它首次從尼日利亞人分離出來。從1951年到1981年人類感染的證據是從其他非洲國家如中非共和國,埃及,加蓬,塞拉利昂,坦桑尼亞和烏干達,以及在亞洲的部分地區,包括印度,印度尼西亞,馬來西亞,菲律賓,泰國和越南報告出來。

茲卡病毒有非洲裔和亞洲裔兩個譜系。進化研究表明,在美洲蔓延的病毒與法屬波利尼西亞的菌株密切相關。茲卡病毒的完整基因組序列已經公佈。從最近序列調查初步結果,在公共領域發現了一個在非結構蛋白1密碼子可能的變化,這可能會增加在人體中病毒複製的速度。

傳播方式[編輯]

埃及斑蚊為傳播茲卡病毒的媒介

主要是人被帶有茲卡病毒的斑蚊叮咬後,經過約3-12天的潛伏期後,約五分之一感染者會發病出現症狀。感染者在發病時期,血液中存在茲卡病毒,此時如再被病媒蚊叮咬,病毒將在病媒蚊體內增殖,約10天左右[3],病毒進入蚊子的唾液腺,就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,而當蚊子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,這個健康的人就會感染茲卡病毒。此外,也可能經由性行為[4]垂直傳染(在懷孕期間由母親傳染給胎兒)[5][6]而感染。 世界卫生组织(WHO)表示该病毒有可能通过性接触在人际间传播,不过仍需更多研究以确认性传播是否为兹卡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。

参考资料[編輯]

外部链接[編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