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48 days ago
Unfiled.
Edited by
上官良治
3248 days ago
- 注音在網路標記上的使用,是來自1999年的ruby(跟日文標字一樣)
- 2001年正式制定,注音的重點是無論直排或橫排,注音放右邊,同時調號放注音符號最末的右上。
- 微軟的日本team是第一個把ruby做出來的,同時微軟也希望可以把office的編輯可以直接轉到網頁上,但2001年無法實用化,直到2010年資策會拿了八千萬,做了電子書prefix的語法,但瀏覽器和閱讀程式不做。差點要被刪掉,後來2014年終於能夠把ruby-position: intercharacter放到右邊。可是調號的問題仍然無解,只好用字型去實驗。
- 但是台語方音符號的資料太少,清大的教授(陳柏中)說明是教育部怕赤化注音很早之前就有,諸如以前的注音「一」並不是橫排而是直排,因此沒有標準化。到了2000年,注音都還只有作為印刷需求,當時都有網路了,竟然連數位標準化都還沒開始。
- 數位標準化流程:提出需求→說明規則→寫出規範→測試回饋→實用化
- 數位典藏最早日本已經開始做注音,是日文漢字需求所做的,即為ruby-position,有ruby text與ruby base。為1999年製作的。
- 微軟在IE就有加入日本的技術,有做了規範,但做一半就沒做了。
- 2010年epub電子書機html等語法機ruby-position的語法。但資策會拿了錢不去W3C而去IDPF。
Stop sharing the collection with ?
This pad is open to "", so will still be able to access it.